
本报记者 黄武平 通讯员 陈耀
7月骄阳下,岳塘区昭山镇七星村绿加源生态果园凉风习习,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果香。每天来自长沙、株洲、湘潭三市的郊游者络绎不绝,游客们提篮尽情采摘黄桃,或到游客服务中心(休闲农庄)品尝乡间美食,欢声笑语此起彼伏。他们高兴而来、满载而归的热闹场景,正是近年来七星村乡村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鲜活写照。
绿加源生态果园总面积260余亩,另外还有400亩观赏桃花、樱花林等。谁能想到,这片600余亩花、果飘香的乐土,竟由一位下岗女职工倾力浇灌而成。
时间回溯至2010年,年届4旬的刘利芝女士因单位改制自谋职业,敏锐捕捉到昭山镇七星村独特的区位优势与生态优势,毅然从湘潭城区来到村里租赁一处闲置农房创办休闲农庄,主要提供餐饮、垂钓服务。立志将都市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乡村自然资源有机联系起来,投身休闲农业产业。
6年辛勤耕耘加上当地党委政府及村“两委”的大力支持,刘利芝的休闲农庄生意非常红火,并有效助推当地劳动力就业和农产品销售。2016年,她申请注册了湖南绿加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。
两年后,刘利芝又迈出关键一步——在原有休闲农庄的基础上创办绿加源生态果园。她流转了七星村内260亩耕地与荒坡地,投资投劳栽种黄桃、黄金贡柚、梨子、葡萄、柑橘等20多种果树,通过多种途径苦学果树栽培技术。按计划,这些果树在2023年左右可以全面进入盛产期,但由于部分果树品种选择有误、部分果园受到人为因素影响,刚见成效就被移除重栽,全面盛产期至少推迟了两年。在此期间,刘利芝还利用长株潭“绿心”地区提质建设机遇,参与投资打造了400亩观赏桃花、樱花林等,花卉品种有20多个。
“四季鲜花不断、夏秋果实丰盛”的果园、花海,吸引着远远近近的游客纷至沓来,原有休闲农庄的场地接待能力逐渐承受不住。早在2019年,刘利芝就瞅准了这个趋势,尽管果园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,但她毅然筹资租赁了七星村原马鞍小学闲置的房屋场地,将其改造成日接待能力1000人次的游客服务中心。同年,“绿加源”这块闪亮的招牌,成功摘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(点)殊荣。
目前,绿加源生态果园的果树品种达20多个,其中,桃子有8个品种、梨子有6个品种,每年5月到8月陆续有鲜果采摘,线上线下同步销售。累累硕果不仅甜在游客舌尖,更惠及附近乡邻——50多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,每年劳务工资逾100万元,一条以农促旅、以旅富农的新路径日渐清晰。
站在果树掩映的山坡上,刘利芝百感交集。她说:“这些年来,我从学习做一名合格的休闲农庄服务员起步,到目前成为熟悉果树栽培的园艺师,吃了多少苦、受了多少累,别人是难以想象的。值得高兴的是,当地干部群众的关心支持和家人的鼎力相助,让我一次次从困难与挫折中脱离出来,终于赢得‘绿加源’今天的成就。”
从一人创业的微光,到照亮一方水土的产业,“绿加源”的成长离不开刘利芝的辛勤付出,也深深扎根于当地政府与村“两委”培育的沃土之中。它印证着一位普通劳动者的坚韧远见,更书写着城与乡在新时代的和鸣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七星村里像“绿加源”一样的众多生态农业产业正在乡村振兴大潮中熠熠生辉。
责编:周冠成
来源:湘潭日报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法华山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山市晴岚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昭潭
“我”和岳塘的故事|蔡蔡和大乔:返乡青年 逐梦“绿心”沃野
“我”和岳塘的故事|朱大可: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“小巨人”
岳塘区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”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“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”活动启动
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“世外桃源”
我爱湘潭我的家|岳塘区:欢天喜地闹元宵
下载APP
分享到